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60.0分)
1、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电离现象
B、α粒子散射现象
C、β衰变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
答案: C
解析:
电离现象是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无关,A选项错误;α粒子散射试验说明的是原子内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无关,故B选项错误;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电子释放出来,该现象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光电效应现象是金属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逸出金属表面的现象,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无关,D选项错误。
2、—质量为 12 k g的物体在合外力F 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合外力F 的大小为
A、9N
B、12 N
C、16 N
D、18 N
答案: A
解 ……此处隐藏9595个字…… 1 T 。金属杆d 在导轨上运动,运动过程中杆与导轨接触良好且保持垂直,杆移动距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 所示。求充电完成后,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量。
答案:由图可知,金属杆在磁场中做匀速运动,并得出速度
v=x/t=1 m/s
产生的电动势:
E= BLv=0.1×0. 2×1=0.02(V)
电容器极板所带电荷为:
Q=UC=0.02×1×10-6=2×10-8(C)
28、一定质量的甲烷(CH4)燃烧后得到CO、CO2 和 H2O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为35. 2 g。当混 合气体缓缓通过浓硫酸后,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8 g。计算产物中CO、CO2 在标准状况下占有 的体积及其中CO2 的质量。
答案:由题意可得产物中m(H2O)=18g
从而得到m(CO) + m(CO2)=17.2 g
由甲烷的分子组成可得
n(CO) + n(CO2)= n(H2O)/2=0.5 mol
得出n(CO)=0.3 mol,n(CO2)=0. 2 mol
从而得出
V(CO) =6.72 L,V(CO2)=4. 48 L,m(CO2)=8.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