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答案窝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卷大全 > 学历类 > 自学考试

2022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试卷及答案

类型:全真试卷  解析:有解析  年份:2023  ★收藏  ✚纠错

单项选择题

1.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中的“都门”指( )

(A)长安

(B)洛阳

(C)汴京

(D)杭州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中的“都门”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2.梅尧臣《汝坟贫女》的题目源于( )

(A)《诗经》

(B)《楚辞》

(C)《庄子》

(D)汉乐府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梅尧臣《汝坟贫女》题目源自《诗经·周南》中的《汝坟》,原诗以妇女口吻叙述忧情,为乱世之辞。

3.晏畿道《临江仙》中的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袭用自( )

(A)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B)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C)杜牧《泊秦淮》

(D)翁宏《春残》

【正确答案】D

4.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是一首( )

(A)悼亡词

(B)咏物词

(C)节序词

(D)送别词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月夜之景,下片承“孤鸿”展开具体形象描绘。

5.被苏轼誉为“忠犯人主 ……此处隐藏11599个字……

论述题

41.分析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正确答案】(1)此词写元宵,将昔盛而今衰、物是而人非,作为贯串全篇的意脉。 (2)作者选择了两个不同时空的意象,两相对衬,既着力突出了自甘孤寂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借这种盛衰、哀乐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42.分析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所用典故的作用。

【正确答案】(1)词中多处使用典故,不仅增加感情含量,表达复杂深厚的感情,还使词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 (2)使用乌衣巷典故表明自己身份,十分妥帖。 (3)使用平原君、阮籍的典故表现作者不顾门第,将顾贞观引为知己,十分自然。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字: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季,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请回答:

【正确答案】

43.这段文字选自哪篇作品?作者是谁?

【正确答案】《板桥题画》。 郑燮(或郑板桥)。

44.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

【正确答案】本文通过叙写极为普通的日常生活片段,道出“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的学艺诀窍,生动阐述了应以造化为师的艺术原理。

45.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夏日新篁初放 横安以为窗棂

【正确答案】新篁:新竹(或当年长出来的新竹)。 窗棂:窗格。

Tags: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相关试卷
关于我们 | 用户指南 | 版权声明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积分商城 | 答案求助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4 www.daanw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