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限定在______。
A.社会因素范畴内
B.经济因素范畴内
C.自然因素范畴内
D.人文因素范畴内
2、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环境利用行为分为______。
A.本能利用行为和开发利用行为
B.本能利用行为和自然资源利用行为
C.环境容量利用行为和自然资源利用行为
D.环境功能利用行为和自然资源利用行为
3、根据《水法》的规定,处理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的水事纠纷,错误的是______。
A.当事人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B.在水事纠纷解决前,当事人不得单方面改变现状
C.当事人可以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调解
……此处隐藏17381个字…… 资源而造成生态破坏,进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环境权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害的行为。环境污染侵权是指因向环境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进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环境权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害的行为。其中,环境污染侵权是量多面广、影响最大的一类环境侵权。
五、案例分析题
34、本案中公司的偷排行为如果构成犯罪,犯罪主体是公司,构成单位犯罪。作为法定代表人,王某等主要负责人应承担刑事责任。 35、如果对硝基苯乙酮的生产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由公司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由公司自己进行环评,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环评。 36、本案中,公益诉讼起诉人在依法履行诉前公告程序后,无适格主体提起诉讼,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检察环境公益诉讼。 37、根据《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本案中,S公司被罚款20万元,责令10日内改正,如果S公司在10日内拒不改正,则由生态环境局自第11日起,按照20万元按日连续处罚。 38、本案中生态损害赔偿权利人是国务院授权的S市政府,赔偿权利人可以根据有关职责分工,指定S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具体工作。 39、本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第一,由生态环境局初步调查,确认S公司已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并进行损害评估。第二,正式启动磋商程序。第三,召开磋商会议。第四,经过磋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协议的,权利人可以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40、协议签订后,双方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由法院裁定赔偿协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