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题
(每题4分,共40分)
1、不可信威胁
2、科斯定理
3、货币的资产需求和货币的交易需求
4、节俭悖论
5、宽松的货币政策
6、内在稳定器
7、生产者的均衡条件
8、托宾的“q”学说
9、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10、道德风险
二、简答题
(每题l0分,共50分)
假设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要素K、L价格分别为PK=2,PL=200,两种要素的投入数量均可以调整。
11、计算总成本TC(Q)。
12、若该厂商在产品市场是完全垄断者,且该市场需求曲线是P=2000-100Q,计算垄断价格。
13、运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请分别就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经济国民收入核算角度:
14、分别写出三者对应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5、分别列出三者对应的储蓄构成,即能够用作增加国内资本存量的资金来源。
16、在没有外生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内生增长理论如何解释长期增长,这种解释 ……此处隐藏25094个字…… >
图2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27、新凯恩斯主义在政策方面主张,受价格和工资的黏性影响,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后(例如导致经济衰退),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缓慢的,如果等待工资和价格向下的压力带来经济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因此,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
如图3所示,假定经济最初处于A点的充分就业状态,即总需求曲线AD0和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此时收入和价格水平分别为y*和P0。
假设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后的某一天,经济遭受总需求冲击,使得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的位置,此时,在总需求曲线AD1与总供给曲线AS相交处,实际收入下降到y1,价格水平下降到P1。
这时,政府采取旨在刺激总需求的政策,使得总需求曲线又从AD1恢复到原来AD0的位置,从而经济又恢复到原来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因此上述稳定化政策是必要的。
图3新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