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生理学1—40题,病理解剖学41—80)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负反馈的是______
A.排尿B.胃蛋白酶原激活
C.动作电位的去极化D.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2、人体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______
A.组织间液B.血浆
C.淋巴液D.脑脊液
3、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______
A.单纯扩散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
4、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总和B.不衰减传导
C.没有不应期D.没有“全或无”的现象
5、在科学研究中,将神经纤维置于高K+溶液中,静息电位将会______
A.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
C.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6、下列选项关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兴奋性传递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其过程容易受药物影响
B.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是M型受体
C.在终板膜形成超级化局部电位
D.乙酰胆碱释放形式是出胞,其释放量与进入神经细胞的钠离子有关
7、下列选项中,可以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的是______
A.铁摄入不足B.蛋白 ……此处隐藏39804个字…… 、腕、膝、踝关节附近的伸侧面皮下结缔组织,直径0.5~2cm,呈圆形或椭圆形,质硬、无压痛的结节。
(3)风湿病主要发生于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但以心脏、血管和浆膜等处的病变最为明显。风湿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风湿小体,即Aschoff小体,对风湿病有诊断意义。
1)变质渗出期是风湿病的早期改变。在心脏、浆膜、关节、皮肤等病变部位表现为结缔组织基质的黏液样变性和胶原纤维素样坏死。同时在浆液纤维素渗出过程中,有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此期病变可持续1个月。
2)增生期或肉芽肿期,此期病变特点是在变质渗出的基础之上,在心肌间质、心内膜下和皮下结缔组织中,可见具有特征性的肉芽肿性病变,称为风湿小体或Aschoff小体。风湿小体由聚集于纤维素样坏死灶内的成群风湿细胞及少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构成。风湿细胞由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后转变而来。风湿细胞也称为Aschoff细胞,在心肌间质内的Aschoff细胞多位于小血管旁,细胞体积大,圆形,胞质丰富,略嗜碱性。核大,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集中于中央,核的横切面似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有时可见多个核的Aschoff巨细胞。此期病变可持续2~3个月。
3)纤维化期或硬化期,Aschoff小体中的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风湿细胞转变为成纤维细胞,使风湿小体逐渐纤维化,最后形成梭形小瘢痕。此期病变可持续2~3个月。
上述整个病程在4~6个月。由于风湿病病变具有反复发作的性质,在受累的器官和组织中常可见到新旧病变同时并存的现象。病变持续反复进展,纤维化的瘢痕可不断形成,破坏组织结构,影响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