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解析
- 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用语言或文字传输的所有文化现 2020-04-02
- 文学活动四要素是指世界、作者、媒介和读者。 2020-04-02
- 文学活动的全部真理在于对世界的模仿。 2020-04-02
- 我国古代对文学活动中作者这一基本要素不重视,无名氏的作品很多。 2020-04-02
- 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还包括文学读者阅读鉴赏的活动。 2020-04-02
- 文学决定于经济基础,它与经済基础直接发生联系。 2020-04-02
-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无限的意味,使读者回味无穷。 2020-04-02
- 综合是艺术构思的方式,具有定向性、选择性和刷新性。 2020-04-02
-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2020-04-02
- “意蕴说”由()提出 2020-04-02
- 下列关于“典型”的发展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0-04-02
- 我国古典文论独创了()的概念 2020-04-02
- 下列不属于“意境”的审美特征的是() 2020-04-02
- 下列诗句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2020-04-02
- 下列关于叙事理论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0-04-0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0-04-02
- 下列关于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0-04-02
- 在中国的简分法中,哪一种风格划分类型是影响最大的() 2020-04-02
- 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是() 2020-04-02
- 典型常常是文学至高的美学追求。 2020-04-02
- 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2020-04-02
- 清代学者刘熙载从审美风格上提出了四种意境。 2020-04-02
- 意象,不是“意”和“象”的简单相加。 2020-04-02
- 叙事性作品的叙述内容是人物。 2020-04-02
- 传统的叙事作品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述。 20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