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卷大全 > 公务员类 > 国家地方公务员

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区级及以上)及答案

类型:全真试卷  解析:有解析  年份:2021  ★收藏  ✚纠错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推进,法律规范愈来愈多地被用于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行为的重要手段。

  2020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各个领域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值得倡导的文明行为。该条例是对以往相关法律规章的梳理、总括和深化。在此之前,已有《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等地方法规规章,对促进各个领域的文明进步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如2013年1月1日,《北京市公园条例》施行,其中特别对影响园容和游览秩序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2016年9月19日,《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意在提升人们文明出游意识。此外,全国各地如贵州省、天津市,以及深圳、太原、杭州等24个城市,也先后制定出台了地方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沈阳、南昌等16个城市也在积极启动文明行为立法进程。

  这些地方立法明确了不文明行为的主要类型和处罚办法。《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了重点治理六大领域不文明行为,包括遛犬不牵引,犬便不清理;采挖景区植物,攀折花木,损坏草坪、树木;拨打骚扰电话,发送骚扰短信等。《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规定,随地吐痰、便溺,现场拒不整改的,将被处以50元的罚款。

  各地的立法也加大了对文明行为的鼓励力度。《昆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鼓励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市民、见义勇为人员、优秀志愿者等先进人物。《天津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条例》规定,对于获得国家或者市级精神文明表彰的人员,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其纳入政府公共就 ……此处隐藏24267个字…… 促进条例》明确了各领域不文明行为的范围,倒逼居民养成文明素养。在构建法律体系时,一方面要与其他法规进行衔接,填补空白且要针对突出问题加强处罚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明确执法的具体措施,使其具有可行性。此外,在执法过程中,要形成常态化执法机制,通过灵活的方式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增强执法的有效性。文明养成尚需柔性的“引导”,合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等渠道,进行多元化、强创新、广覆盖、有持续的文明宣传,努力营造文明氛围,提升全民文明意识。正如滨州市和北京市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媒介刊播广告,让文明法规走进千家万户。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文明办也发出了“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的倡议。但我们也应看到,“变成法易,变世风难”,刚刮起来的文明风尚出现了消退的迹象。文明风尚的养成最忌一曝十寒、三心二意,更强调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应该时时处处推广文明风尚,一定能让文明之花长开,精神之河长清。然而,法律和引导,终究是被动的推进。“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文明素养的培育,主动为之才是题中之义。文明养成的根源在于激发人的内生动力。通过制定激励措施,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公共文明建设、社会共治的队伍中来,以自治增活力、强保障,扬社会正气。为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各地社区推出“时间银行”机制,力争在全国各地通存通兑志愿者帮扶时间,引导民众主动参与到社区养老工作中来。借助志愿时间的循环与积存,为老年群体增添公益保障,降低社会综合养老成本,形成向上向善、互助互爱的社会文明风尚。社会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升了公民的教养和素质,才能打造文明城市、实现文明强国。

Tags:北京市公务员考试 申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相关试卷
关于我们 | 用户指南 | 版权声明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积分商城 | 答案求助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4 www.daanw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