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教育学1-20题,心理学21-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汉语中最早将“教”与“育”两个字联系起来的人是______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史上重科技、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认为获得知识,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的学派是______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此处隐藏32911个字…… p; (1)遗传与营养。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胎儿及要幼儿的营养状况也会影响智力的发展,这已被许多研究证实。儿童在胚胎期和出生后,身体和脑部迅速发育,母乳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能满足脑细胞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进而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所以,加强孕期及要儿期营养供给是智力开发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2)产前环境与早期经验。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我国古代早有“胎教”的主张,现代研究也证明重视产前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
(3)教育与教学,学校教育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分不开的。智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和教学不仅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且促进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
(4)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施用累能”就是说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
(5)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