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兔子生下来已是兔子,而且一辈子都是兔子。人却不一样,自然只是使人走完了一半,另一半尚待人自身去完成。”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人的发展具有未成熟性和未完成性
B.
人具有可教育性和需教育性
C.
人具有发展的潜质、潜能和可塑性
D.
人的发展是定向和受限制的
正确答案:D
第2题
表现性目标所追求的是( )。
A.
目标的精神性和具体性
B.
学生反应的多元化
C.
目标的规范性和指导性
D.
教学活动的生成性
正确答案:B
第3题
教学中运用讲授法时,应针对任务做深入具体的研究与决策,如( )。
A.
重点内容精讲
B.
破题内容不讲
C.
难点内容略讲
D.
结论内容先讲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他迄今在某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二是( )。
A.
对他人活动效能的观察比较
B.
知识的转化和迁移
C.
在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中形成
……此处隐藏4222个字……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论述题
第21题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几位老师的理答方式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的反应和处理,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科内容是否能够精深把握,也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理答方式可以分为:诊断性理答(简单肯定、重复肯定、提升肯定;简单否定、否定纠正、否定探索);支架性理答(代答、转问、引答、反问、探问)、发展性理答(追问)。案例中几位老师的理答方式有可取之处,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1)A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缺少理答环节。教师的及时有效的理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的理答反应,直接关系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否成功,最终影响师生互动的质量。A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进行任何评价,不管学生的回答,属于缺少理答环节。
(2)B老师采用了诊断性理答中的简单否定,直接指出学生问答不正确,并没有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探索,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对知识精准掌握。而且这种做法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今后不敢大胆举手答题,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发展。
(3)C老师采取的是支架式理答中的转问,请其他同学进行思考和补充。这有助于调动班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课堂参与度。
(4)D老师采取的是发展性理答中的追问,通过连续提问循循善诱,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案例中AB两位老师的理答方式存在不足,CD两位老师的理答方式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