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语言是( )工具,又是最重要的( )工具,( )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属性。
【正确答案】思维;交际;社会
2.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单位有音素和音节。音素是从( )角度划分出来的,( )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的记录符号是( )。
【正确答案】音色;音素;音标
3.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 )。
【正确答案】民族性
4.语法范畴是词形变化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类。名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是( )、( )、( );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是时、体、人称、态。
【正确答案】性;数;格
5.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叫( )句。
【正确答案】双宾
语音能力题
6.同音词。 (1)shui li (2)shi wu (3)yi yi (4)fan ying
【正确答案】(1)水利、水力 (2)事物、事务 (3)意义、意译、异议(4)反映、反应
7.加拼音。 酷爱唱山歌。
【正确答案】Kù’ài chàng shan’gē.
汉字能力题
8.下面这段话体现了什么语言现象,对汉语教学有何启示? 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 要是不行,干一行不行一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
【正确 ……此处隐藏7819个字…… 所取代。有些古代的单音节基本词发展到现在复音化了,如“耳—耳朵”。有些单音节的基本词为后起的合成词所代替,如“目—眼睛”,还产生了一些新的基本词,如“冲击、打造”等。 (2)能产性。 用基本词作为语素创造出来的新词,最易于让人们理解和接受,最便于流传,所以,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基本词,便成了构成新词的基础。它们一般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如“水”。当然,基本词也有构词能力弱或几乎没有什么构词能力的,如“你、我、谁、没有”等。那些被后起的合成词取代的古代基本词,在现代汉语里依然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成为构成新词的词根,如“目—目前、目光、目测”等。 (3)全民常用性。 前两个特点是以全民常用性为前提的。全民常用性是说基本词汇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流行地域广,使用频率高。它的使用,不受阶级、行业、地域、文化程度等方面的限制。 总而言之,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为全民族全体成员经常使用,因而不能轻易变动,自然就具有稳固性,人们也愿意用它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稳固性和较强的构词能力,又促使它的全民常用性更为突出,使它在词汇中的重要地位更为稳固。
分析短语结构层次
27.短语结构分析。 (1)大力推行 (2)感觉很开心 (3)出门散步 (4)首都北京
【正确答案】(1)大力推行:状中 (2)感觉很开心:中补 (3)出门散步:连谓 (4)首都北京:同位
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 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考(MPAcc)会计学真题及答案
- 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213翻译硕士日语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1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日语》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13年重庆大学翻译硕士汉语写作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4年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2年中国海洋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