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与原理
(每小题8分,共40分)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2005年实施汇率机制改革以来,已经从每1美元兑8.22元人民币一路上升到每1美元兑6.22~6.30元人民币。请问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汇率机制改革之前的汇率是稳定的?
2、什么叫做货币中性?其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怎么解释?用菲利普斯曲线怎么解释?
3、实现有效率资源配置的条件是什么?在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品时,完全竞争的市场能否满足这些条件?为什么?
4、为什么说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理性原理?请利用你所学过的理论举例说明。
5、对企业而言,是否只要实现了MR=MC,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请先以完全竞争企业为例绘图说明,然后利用数学上求解最大值的原理加以解释。
二、综合理解
(每小题12分,共24分)
依据你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原理,用代数的方法推导出不完全竞争企业价格决定的公式,将其表达成需求价格弹性和边际成本的函数。在此基础上请回答:
6、垄断的市场势力(market power)是否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关?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7、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价格是否和边际成本相等?
8、该公式能否用来制定价格歧视策略?
用y代表产量,k代表人均资本,s代表储蓄率,δ代表折旧率。请回答如下问题:
9、稳态经济增长的条件是什么?这个条件会自动得到满足吗?
10、满足黄金律(golden rule)的经济增长所要求的储蓄率是 ……此处隐藏20252个字……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时,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可通过这个矛盾的具体表现反映出来。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各个资本主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竭力加强企业内部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却使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属于各个资本家所私有,各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是资本家的私事,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时期中,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基本比例关系的失调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引起大量商品过剩时,便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资本家为了追求大量利润和参与市场竞争,总是竭力扩大生产的规模,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资本家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从而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与社会生产的扩大相比日益相对地缩小,导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严重矛盾,当这个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市场上商品大量积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便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经济危机的每一次爆发,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巨大的混乱,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抗性矛盾,充分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