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答案窝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卷大全 > 研究生类 > 考研专业课

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2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答案

类型:全真试卷  解析:有解析  年份:2014  ★收藏  ✚纠错

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30分)

1、图腾崇拜

 

2、取实予名

 

3、《中庸》

 

4、万物独化

 

5、形神相即

 

6、太虚即气

 

7、知行相资为用

 

8、童心

 

9、《明儒学案》

 

10、以太

 

 

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40分)

11、简答“万物莫不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出处及思想含义。

 

12、简单“学至于行之而止”一语出处及思想含义。

 

13、简答“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语出处及思想含义。

 

14、简答“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之一,一可谓无也。”出处及思想含义。

 

15、简答“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一语出处及思想含义。

 

 

三、论述题

……此处隐藏16713个字…… nbsp; ③“本体”是日常生活中善言善行的依据,是实践工夫所以发生的逻辑出发点。

    ④“自然”“然”的本义为如此这般,“……的样子”。事物在经过一定的演变过程之后所稳定下来的确定的样子,即为“自然”。

    ⑤“孝”是指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⑥“悌”是指敬爱兄长。

    ⑦“孺子”是指儿童。

    ⑧“恻隐”是指对别人的不幸产生同情之心。

    ⑨“良知”是凡人必具且随时知是知非的知觉。

    ⑩“假”是指借助、借用,利用。

    (3)翻译

    心是万物本源,理在心中。见到了父母自然就知道要尽心奉养和服从,见到了兄长自然就知道要敬爱和尊重,见到儿童掉入井中就自然而然心生同情之心,这就是良知,不必借助于外物。    

 

Tag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24中国哲学史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相关试卷
关于我们 | 用户指南 | 版权声明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积分商城 | 答案求助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4 www.daanw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