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共30分,每个3分)
1、层析技术
2、增色效应
3、同工酶
4、多酶体系
5、随后链
6、切除修复
7、DNA损伤
8、PCR
9、Km
10、脂肪酶的β-氧化作用
二、填空
11、今有甲、乙、丙三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分别为3.0、4.5和10.0,当在pH4.5缓冲液中,它们在电场中电泳的情况为: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
12、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其中,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弱作用力如______,______和______和也起一定作用。
13、判断一个纯化酶的方法优劣的主要依据是酶的______和______。
14、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辅助因子。
15、线粒体呼吸链的递氢体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6、核糖体活性中心的A位和P位均在大亚基上。
17、Pro不能维持α-螺旋,凡在Pro的部位肽链都发生弯转。
18、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而构成特异的酶。
19、“癞皮病”的发生与维生素B1缺乏有关。
20、氧化磷酸化是体内产生 ……此处隐藏19395个字…… 的改变,基本的一级结构没有被破坏,一定条件下可以复性。只不过绝大多数条件都相当苛刻。
②蛋白沉淀不一定变性。例如:盐析,虽然蛋白质脱去水化层,但肽链未转变为伸展状,二级以上结构为变化。盐析沉淀一般不引起蛋白质变性。
七、实验题
42、(1)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三个不连续:凝胶的浓度(孔径大小)、缓冲液组分和离子强度、pH以及电场强度。
(2)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三种物理效应
①样品的浓度效应,使待分离样品中的各组分在浓缩胶中被压缩成层,使原本很稀的样品得到高度浓缩;
②凝胶对被分离分子的筛选效应,根据所受阻力的不同,颗粒小的移动快,颗粒大的移动慢;
③一般电泳分离的电荷效应,酶蛋白按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及数量,在电场作用下向某一电极以一定速度泳动。 43、测定样品中的硫元素。因为核酸中一般不含硫元素而大多数蛋白质含硫元素,所以只需测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只存在于蛋白质而不存在于核酸中的硫元素来判断是否存在蛋白质污染。 44、(1)鉴别蛋白质的方法有:
①灼烧法: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②遇浓硝酸变性产生黄色不溶物的是蛋白质,蛋白质中含有苯环的氨基酸遇硝酸硝化。
③磨浆过滤,取滤液,先加入NaOH,在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的就为蛋白质。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相连的肽键,或有一个中间C原子相连的肽键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2)不能用茚三酮反应可靠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因为能和茚三酮发生反应的除了蛋白质还有胺和氨基酸类等,它不是蛋白质的专一性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