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答案窝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卷大全 > 公务员类 > 国家地方公务员

2012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类型:全真试卷  解析:有解析  年份:2012  ★收藏  ✚纠错

  二、给定资料

  1. 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城市规划的解释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这是狭义的城市规划概念。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指出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广义的城市规划已经超越了对城市进行物质性规划的层面,是涉及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公众权益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和总体性规划。

  2. 梧桐树对于南京人意义深远。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奉安大典,国民政府在市区中山南路等地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其后梧桐树栽种范围逐步扩大到市区其他地段,由此形成了南京市独有的梧桐文化。2011年3月,市区太平北路曾经枝叶繁茂的梧桐树树叶突然一下子被统统砍掉,只剩下准备移走的梧桐树干光秃秃地矗立在道路两边。一个月前,它们还如几公里外中山路两侧的同族那样高傲而挺拔,但如今已不见经年风华。因为在它们的根系下方,正在掘进着通向江北的地铁3号线。这些梧桐树因为“妨碍”规划建设中的地铁工程,需要将它们移走或砍掉。城市规划者没有想到,这个决定遭到了南京市文化界、经济界和市民团体的强烈反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市民自发参与的护树运动。最终,主管部门停止了移树、砍树行为,并承诺优化地铁线路规划建设方案。这一幕与5年前的场景如出一辙。2006年4月,南京市为建设地铁2号线,将190棵民国时期的梧桐树移植到当地的苗圃内,结 ……此处隐藏20172个字…… 而终地执行,计划只是常变却不见常新;以大为美,城市建设不顾客观条件追求速度、规模,忽视质量、功能,缺乏协调,导致公共工程建设滞后,城市的承受力不足。   城市该去向何处?城市建设又该去向何处?这抉择的背后是我们如何看待历史,以古为镜做到文化传承;也是如何对待现在,以今为本做到以人为本。   城市建设要注重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文化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时空的变换,更是让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最显著的特质,是城市精神的旨归。保留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就保住了这个城市的“根”,就能让子孙后代稳稳地在这“根”上繁衍生息,而不是只能去冰冷刻板的图书馆、博物馆找寻先人的足迹。《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景观正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照出当下我们城市建设的缺陷与不足,我们应当从中悟出真正的城市建设理念,让文化与现代生活密切融合,使城市因文化而更加繁荣。   城市建设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关注人的感受和需求。人是城市的主体,而城市也本是因为有了人才称其为城市,忽略了人的感受,认为城市只是空间范围的无限扩大和钢筋水泥的简单叠加,城市的发展也必然会失去目的和动力。城市建设的根本原则应当更好地为人服务,让城市中的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舒适、更加幸福。台湾文化学者蒋勋评价《清明上河图》中一个场景时说,“一个城市的多元在对视的一瞬间展现了”。我们对城市的建设既应当实现今与古的 “对视”,也应当实现建设与人性的“对视”。   以古为镜可以知成败,以今为本终能铸辉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种“美好”能够真正地到来。

Tags: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 石油党建“每日答题”2019年9月26日试题及答案 石油党建“每日答题”2019年9月27日试题及答案 石油党建“每日答题”2019年9月2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相关试卷
关于我们 | 用户指南 | 版权声明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积分商城 | 答案求助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4 www.daanw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