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20分)
1、自身耐受性(self tolerance)
2、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
3、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4、动物极(animal pole)和植物极(vegetative pole)
5、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
6、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s)
7、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
8、双信使系统(double messenger system)
9、镶嵌显性关系(mosaic dominance)
10、细胞株(cell strain)与细胞系(cell line)
二、填空题
1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2、溶酶体根据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3、病毒粒子或称病毒体是成熟的或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 ……此处隐藏13034个字…… 列为蛋白质、rRNA、tRNA等编码,存在大量重复序列;主要的遗传物质与组蛋白等构成染色质,被包裹在核膜内;有更复杂的细胞形态,致密的染色体结构,庞大的基因组以及承担十分复杂的生物学功能。随着核被膜的出现,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分隔开。转录本及翻译产物需经过复杂的加工转运过程,因此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系统更复杂、有更多的调控的层次。 28、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都是两侧对称、3胚层的动物,后肾管排泄。
软体动物:①一般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②具外套膜;③体外具贝壳;④消化管发达,大多数种类口腔内具颚片和齿舌;⑤次生体腔极度退化,而初生体腔分布于各个组织器官间隙;⑥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窦和血液组成;⑦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在外套膜内形成肺呼吸;⑧大部分用后肾管排泄;⑨较高等的种类有四对神经节;⑩大多数雌雄异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两个阶段。
环节动物:①身体出现分节现象(同律分节),这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②出现次生体腔(发达的真体腔);③开始出现具有附肢形式的疣足、刚毛,增强了运动功能;④出现了闭管式循环系统和初生的心脏结构;⑤后肾管排泄,与软体动物类似;⑥链状神经系统,感官发达;⑦陆生、淡水生的直接发育;海生的则先发育为担轮幼虫,再发育为成虫。
软体动物内脏结构较环节动物复杂,但在进化特征上没有明显的进步。从胚胎发育角度分析,软体动物也经过担轮幼虫期,说明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两者亲缘关系极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