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848年2月,______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法兰西内战》
2、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______的关系问题。”
A.思维和存在 B.理论和实践 C.时间和空间 D.本质和现象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______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此处隐藏31240个字…… 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42、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对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从社会意识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社会意识形式可分为社会意识形态与非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等。
③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4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文化事业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是恪守党的本质属性、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筑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团结奋进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我国文化建设正确方向、更好担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 44、①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
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③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④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