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题
1、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
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要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难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
2、论说文: ……此处隐藏4703个字…… 重每一个员工的想法,鼓励企业中经常有不同的声音,这也是使他从一个大三肄业的本科生到IT界叱咤风云的微软公司掌门人的秘诀。可见,求同存异是制胜之根本。
反之,有人却认为存异是组织矛盾和冲突的源头,因此独断专权,将不同的观点拒之门外,这样的想法显然是荒谬的。试想一下,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如果王石、比尔·盖茨不允许多样性的存在,独断专权,“房地产领跑者”、信息大亨又从何而来呢?
综上,我们为什么需要求同存异呢?答案显而易见,是因为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我们都面临着多种文化互相激荡的局面,求同存异才能使不同力量之间达到某种和谐共处的局面。然而,是什么让人们在取得一点成绩之后就自我膨胀,搞一言堂,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呢?归根到底,无非是因为惧怕自己的权威被质疑从而带来风险。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屏蔽了不同的企业,也许只能谋得表面上的和谐,早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显然,“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
对于我们当代企业管理来说,应将“和而不同”作为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以及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企业协调发展的真谛。
最后,敞开自己的胸怀,秉承求同存异的理念,拥抱真正的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