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每小题25分)
1、教育当中学生身心发展主要的共性特征是什么?这些共性特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2、何谓立德树人?学校当前在立德树人方面有哪些偏差?你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
3、何谓教育现代化?如何判断一所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如何推进一所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工作?
4、何谓创新型教学?比较创新型教学与传统型教学的异同。开展创新型教学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5、何谓校本管理?你认为当前中小学校本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校本管理?
6、何谓教育研究?阐述教育研究所包括的各个基本步骤的工作要领。
答案:
论述题
1、(1)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和整体性。
①顺序性。整个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也是如此。例如,人的认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
②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每一发展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各阶段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③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同;二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可能不同,比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④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⑤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 ……此处隐藏10503个字…… 制度化、法治化,提高教育立法和执法水平,维护校园和谐。 6、(1)教育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教育研究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它们同样执行着解释、预测和控制的功能,只是研究对象的特点不同。
(2)教育研究的过程。
①选题阶段。选定课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首先要判断问题本身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进而考虑研究人员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兴趣;最后还须考虑资料、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
②研究设计阶段。研究计划的设计是整个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一步。研究设计是否合理完善,不仅直接影响研究的预定目标能否实现,影响研究工作的效率,而且还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
③搜集资料阶段。为了完成研究课题,必须形成对客观存在的有关事实的科学认识。因此,应运用多种方法来搜集和获取资料。在教育研究中用来搜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测验法等。
④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资料搜集后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关键的问题是形成科学事实,即把分析和研究的结果归纳成几条原理、原则或者对其做出事实判断。
⑤撰写研究报告阶段。对教育研究的总结是指对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设计,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及研究结论的形成等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按照规范撰写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以展示科研成果。
⑥总结与评价阶段。总结和评价是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价首先是要对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进行鉴定,其次是要对研究活动的科学性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