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权威
2、政党认同
3、社会责任
4、工具式沟通
5、《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6、新公共服务
二、简答题
7、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区别。
8、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9、行政权力行使的手段。
10、行政责任的内在实施条件。
三、论述题
11、论述公共舆论与行政官员、政治家的关系。
12、论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组织设计的影响。
13、论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困难。
四、案例分析题
MS公司的问题
MS公司是王立于1997年在北京创办的一家民营企业,主要为银行提供金融电子产品及服务。企业的创立者王立以前在一家大型企业中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后辞职创办了自己做法人代表的MS公司。王立带领亲戚与好友务实苦干,共同打拼。为了奖励这些与自己一同创业的亲戚与朋友,也因为 ……此处隐藏39033个字…… 法机关、社会公众对法律的道德约束力达成共识的结果,在建立法治秩序的过程中,公众的守法意识要建立在执法部门的严格执法上的,通过正确的执法才能使公众明白法律的底线,从而建立守法的意识,最终实现法治的秩序。在这样的过程中,执法者严格、公正的执法行为,所树立的是法律的权威和形象。
然而,当一个执法部门为了私利而“执法”时,特别是引诱守法或当时守法者“违法”时,社会对法律就会产生强烈的质疑。而执法者所影响的也不仅仅是这一部门的形象,更影响了法律的道德底线,动摇了人们心中的法治观念和信心。行政执法中的“钓鱼”行为,不但会让公众在守法与违法之间困惑,模糊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更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冲击。当“钓鱼”成为经常发生的情况时,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将会出现危机,而法律是道德的最低约束,突破了法律的界线也就没有了道德可言了,更何况是法律秩序。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扭曲了权力性质的“钓鱼执法”和党性意识服务意识淡薄的“最牛官话”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法制缺失和部分干部素质的低下。其执法的违法性有目共睹的,其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只有从政府的建设上下功夫,建立彻底的法治政府;严格划分经济和执法的界线;建立强大的监督机制;教育执法人员建立正确的执法观;广泛扩展社会监督的信息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钓鱼”事件的发生,还社会公众一个守法的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