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本题共30分,每小题各5分)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学原则
3、教育目的
4、学校教育制度
5、德育过程
6、美育
二、简答题
(本题共60分,每小题各15分)
7、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8、简述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9、简析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的区别。
10、简述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
三、论述题
(本题共60分,每小题各30分)
答题要求:观点突出,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语言流畅。
11、在教学中,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2、根据我国实际,参照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你认为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需要做出哪些改革?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本题共30分,每小题各5分)
13、学习
14、知识
15、智力
16、问题解决
17、元认知
< ……此处隐藏28741个字…… ,问题解决就发生了。它需要应用已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则,进行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加涅在对学习进行分类时,将问题解决视作高级规则的学习,强调问题解决是规则的组合,其结果是生成了新的规则,即高级规则。
(2)关联
①学习是学习迁移和问题解决的基础。学习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因而在发生学习迁移之前,我们必须先习得知识经验和当前知识内容。只有学习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我们才能实现对问题的解决。
②学习迁移影响问题解决。通过学习迁移进行新旧知识的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在进行问题解决时,有利于调动我们的认知内容,充分而有效地得到问题的答案。正迁移会使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正迁移表现在个体对于新学习或解决某一问题具有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从事某一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次数减少,学习效率提高。但是不可否认,学习的负迁移会使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负迁移经常表现在产生僵化的思维定势,缺乏灵活性、变通性,使某种学习难以顺利进行,学习效率低下。
③问题解决和学习迁移影响新的学习。顺利的问题解决有利于我们的进一步学习,例如我们总是通过做习题来巩固学习并为下一章节的学习做准备。学习的正迁移也有利于新知识经验的获取,使我们拥有更加严密的逻辑结构,为新的学习做好准备。
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id in(188,1708,158,128,1798,216,161,177,,163) limi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