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危害巨大,为了防治和减轻其影响,作为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火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规律。本课程包括建筑耐火知识、火灾下结构的材料性能及结构抗火设计方法等。
宁波大学结构防火工程(2024春)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 建筑火灾安全设计的范畴不包括 A 消防设施 B 结构耐火性能 C 火灾荷载 D 人员疏散…
- 下列属于被动防火措施的是 A 防火保护层 B 隔火设施 C 人员疏散通道 D 烟感探头…
- 建筑结构抗火对策不包括 A 对构件进行防火保护,延迟结构材料的升温时间 B 通过人工或自动控制…
- 固体可燃物火灾包括家具、建筑装饰材料等引起的火灾
- 3人以下死亡,1千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为一般火灾
- 火灾可以按燃烧时间进行分类
- 火灾导致结构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结构局部破坏和结构整体倒塌
- 建筑材料的耐燃性能和防焰性能直接影响火灾灾害的严重程度
- 一般以耐火等级为基础来考虑消防灭火的时间需要
- 常见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受信装置、报警设备、照明和标志等
- 烟控是建筑火灾过程中根据火焰特性对产生的烟气的控制
第二章 建筑火灾基础知识及耐火要求
- 小室火灾指发生在体积( )空间内的火灾 A 大于1500m3 B 小于1500m3 C 30~1000m3 D …
- 以下对轰燃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轰燃发生时室内可燃物质同时开始燃烧 B 轰燃的发生需要室内的…
- 通过( )的变化可定量描述室内火灾 A 热释放率 B 火灾荷载 C 火灾荷载密度 D 燃烧热值…
- 下列关于厂房建筑耐火等级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2层及2层以上的厂房划分为多层…
- 体积为2000m3以下空间内的火灾称为小室火灾
- 在小室火灾中,如果室内通风条件差,火灾会自动熄灭
- 大空间建筑火灾在全盛阶段的温度一般可以达到1000℃
- 大空间建筑火灾室内温度总体小于小室火灾
- 火灾荷载是指一个防火区间内所有可燃物的质量与其燃烧热值的乘积之和…
- 小室火灾多数为燃烧控制型火灾
- 火灾发展过程可以分为通风控制型和燃烧控制型
- 建筑物根据不同的耐火时间要求,分为不同的耐火等级
-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与层数无关
- 根据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需考虑不然烧体、难燃烧体和可燃烧体的区别…
- 耐火极限中,失去完整性是指分隔构件一面受火时,背火面温度达到220℃ …
第三章 火灾下结构构件的升温
- 下列对于火灾热量传递描述错误的是 A 火灾中会产生流体和壁面间温差而引起热量交换 B 导热和热…
- 下列对于温度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热量只能由温度场中高等温线(面)向低等温线(面)传递 B 热量传…
- 下列对于温度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热量只能由温度场中高等温线(面)向低等温线(面)传递 B…
- 下图三面受火H型钢梁的截面形状系数为 A186.0 m-1 B205.1 m-1 C218.0 m-1 D224.5 m-1…
- 钢构件的界面形状系数是构件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
- 轻质保护层钢构件和非轻质保护层钢构件的升温计算模型是不一样的
- 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上的温度分布是非均匀、瞬态的
-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温度场计算中通常不考虑钢筋对截面温度场的影响…
- 构件截面上的温度分布对构件的变形没有影响
-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温度场可近似的通过查表法确定
第四章 高温下结构的材料性能
- 以下不属于材料热物理特性的是 A高温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B高温后钢材的密度 C高温下混凝土的…
- 下列关于高温下结构钢力学性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400℃以上普通结构钢通常没有明显的屈服平台 B…
- 高温下和高温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描述错误的是 A 随温度升高总体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B …
- 随着温度的升高,普通结构钢的屈服平台逐渐消失
- 结构的强度在20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急剧降低
- 耐火钢是通过加入碳元素来提高其高温强度
- 钢材在高温下的蠕变现象要大于常温下
- 不同高温冷却后钢材的表面颜色不同,可以用来大致判断所经历的温度…
- 高温过火对热轧钢的影响要大于冷弯型钢
- 钢筋的三种冷却方式中,喷水冷却对其过火后强度的影响最大
- 00℃时,混凝土失去自由水而收缩,结构更密实,强度相比常温下略为提高…
- 600℃时,混凝土中的骨料开始大量分解,混凝土的强度显著降低
- 高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衰减要大于抗拉强度
- 高温后混凝土的强度相比高温下有所恢复
- 高温后硅质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降低幅度要小于钙质骨料混凝土
第五章 结构抗火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 下列关于结构抗火设计的可靠度和荷载效应组合描述错误的是 A 火灾下相比正常条件下的荷载效应组…
- 结构抗火分析模型中不包含下列哪一种 A 节点模型 B 构件模型 C 子结构模型 D…
- 火灾升温模型有标准升温模型和模拟分析升温模型两种
- 火灾结构分析模型有构件模型和整体结构模型两种
- 构件模型简单,但准确度较低,结构整体模型则相反
- 结构抗火设计中,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特征点最高温度不小于临界温度…
- 火灾下,轴心受力构件截面屈服时,构件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
- 火灾下,构件丧失稳定承载力时,承载力极限状态
- 火灾下,框架结构的侧移与高度之比大于1/30时,判定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
- 基于试验的抗火设计方法是通过构件耐火试验来确定其耐火时间
- 火灾时,构件在真实结构中所受的端部约束状态较难在标准构件受火试验中重现…
- 确定防火保护材料的热工性能等参数是承载力法抗火设计的重要步骤
- 结构抗火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需要考虑温度效应
- 结构在火灾下的内力由外荷载和温度内力组成
第六章 钢结构构件抗火计算与设计
- 下列关于轴心受力钢构件抗火计算的描述错误的是 A轴心受拉构件高温承载力按净截面计算 B轴心受…
- 下列关于受弯、拉弯和压弯钢构件抗火计算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单轴受弯构件的抗火承载力按有限塑性…
- 对于普通结构钢和耐火钢,受弯钢构件高温下的稳定验算系数取值不同…
- 在耐火极限内,钢构件抗火承载力需大于荷载效应组合,否则需进行防火保护在耐火极限内,钢构件抗火承载…
- 钢框架中的梁由于受到相邻构件的约束,其抗火性能与独立钢梁不相同…
- 钢框架中的梁在火灾中不存在悬链线效应
- 框架柱在抗火设计时,可偏保守的假设柱两端屈服
- 压弯钢构件临界温度取截面强度破坏、弱轴失稳和强轴失稳破坏下三个临界温度的最大值 …
- 火灾下受弯钢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仍近似遵循有效塑性发展强度准则
- 在确定钢结构防火保护层厚度时需考虑构件的截面形状系数
第七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抗火计算与设计
- 柱满足耐火极限要求的构造措施正确的是 A柱的计算长度大于3米 B耐火极限90min、截面尺寸300m…
- 下列关于特殊构件抗火性能描述错误的是 A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火性能一般低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
- 混凝土的截面非均匀温度场是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高温性能特点
- 混凝土的高温爆裂不属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高温性能特点
- 火灾中,混凝土梁的破坏通常比楼板严重
- 火灾中,外墙柱通常处于三面受火条件
- 火灾中,角柱通常处于相邻双面受火条件
- 火灾下适筋混凝土梁由于底部受火可能发生受拉破坏
- 高温下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采用常温下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 混凝土构件的高温承载力计算仍遵循平截面假定
- 500℃等温线法忽略温度大于500℃的混凝土对构件承载力的贡献
- 当钢筋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不满足要求时,减小荷载偏心率是有效的措施…
-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耐火性能要小于简支梁
- 掺短适量的切聚丙烯纤维能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的高温爆裂
- 箍筋采用135度弯钩时对于高强混凝土构件的火灾安全更为有利
第八章 组合构件抗火计算与设计
- 下列关于钢管混凝土柱抗火性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钢管混凝土柱抗火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截面周长、…
- 下列关于压型钢板组合板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压型钢板组合板抗火性能的…
- 下列对于组合楼板抗火设计时“薄膜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火灾下,当梁先于板破坏时,梁内首先形成…
- 截面周长、长细比和防火保护层厚度是影响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的重要因素…
-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一般优于钢结构
- 钢管混凝土柱一般也需设置防火保护
- 压型钢板在火灾下对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承载力起很大的作用
- 组合楼板的抗火设计有基于小挠度破坏准则和考虑薄膜效应两种设计方法…
- 组合楼板的耐火时间主要与作用在其上的荷载、楼板厚度和混凝土强度有关…
- 梁的承载力能力小于板的承载能力时,组合楼板不会产生薄膜效应
- 组合楼板产生薄膜效应的前提条件是周边有垂直支撑,且支撑变形很小…
- 混凝土楼板厚度对组合梁的抗火性能影响较小
- 钢梁的截面尺寸对组合梁的抗火性能影响较大
- 组合梁的抗火承载力计算包括承载力法和临界温度法
- 采用临界温度法对组合梁进行抗火设计的关键是确定临界温度
第九章 结构防火保护措施和灾后鉴定
- 提高钢结构抗火性能的方法不包括 A抹水泥砂浆 B涂抹防火涂料 C砌筑耐火砖 D水冷却法…
- 纤维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相比颗粒型的优点是 A一次喷涂厚度小 B粉尘少 C抗震性能好 D易修补…
- 防火板材性能要求不包括 A在高温下保持强度和尺寸稳定 B受火时不炸裂,不产生裂纹 C具有优异的…
- 水冷却法属于提高钢结构抗火性能的方法之一
- 单面屏蔽法和浇筑混凝土法提高钢结构抗火性能的原理是相似的
- 钢结构防火保护的浇筑混凝土法的缺点是强度低,不耐冲击
- 耐火轻质板材防火保护是通过纤维水泥板、石膏板等将钢构件包裹起来…
- 纤维型防火涂料通常采用湿法机喷或手抹施工
- 钢结构防火涂料燃烧时不应产生浓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气味
- 室内隐蔽钢构件耐火极限在1.5h以上时,应选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
-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厚度不应小于7mm
- 薄型防火涂料每次喷涂厚度不应超过2.5mm
- 防火板表面装饰可分涂料装修和裱糊装修两种
-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程度可分为严重受损、重度受损、中度受损和轻度受损…
- 严重受损构件的承载力降低程度大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