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可以用侧抑制解释的视觉现象是______。
A.后像
B.马赫带
C.颜色视觉
D.视觉对比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体现了意志行动中的______。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3、根据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情绪产生的中心位于______。
A.内脏
B.丘脑
C.杏仁核
D.外周神经系统
4、卡特尔将主要依赖于先天禀赋而较小依赖于文化知识经验的能力称为______。
A.晶体智力
&n ……此处隐藏25304个字…… 观点是,先天遗传只给人类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的环境会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2)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问题
有些学派认为心理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的内在需要;也有学派认为,心理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外部的教育条件。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心理内部,即外界环境和教育上的要求与心理发展现状所构成的矛盾,外在的教育因素还是要通过个体的内在动因起作用。
(3)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
从相对短的时间跨度看,心理的发展是呈连续状态的,从相对长的时间跨度看,心理的发展又是呈阶段性的。人类的心理,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但同时又是有阶段性的,应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统一起来。
(4)心理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问题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自出生到成年期,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属于“发展期”;成年以后,有一段稳定的时期,然后便开始衰退,这种变化不能叫作发展,因此发展是有终点的。毕生发展观认为个体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发展不仅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年、老年也在发展。我们既应该看到成年期之后心理的继续发展,也应该接受成年晚期心理变化的总趋势是衰退或下降的这一事实,科学地、正确地看待成年晚期的心理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