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______。
A.研究教育现象
B.解决教育问题
C.揭示教育规律
D.总结教育经验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A.涂尔干
B.克伯屈
C.杜威
D.梅伊曼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______。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观性
4、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A.凯洛夫
……此处隐藏33488个字…… nbsp; 准实验设计是将真实验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不能完全控制研究的条件,在某些方面降低了控制水平。虽然如此,它却是在接近现实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运用真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控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实施的,因此准实验研究的实验结果较容易与现实情况联系起来,即现实性较强。
相对而言,真实验设计的控制水平很高,操纵和测定变量很精确,但是它对于实验者和被试的要求较高,带来操作上很大的困难,现实性比较低。
(2)研究进行的环境不同
准实验研究进行的环境是现实的和自然的,与现实的联系也就密切得多。而实验研究的环境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差很大,完全是一个“人工制作”的环境,与现实的联系较难。
(3)效度
准实验设计利用原始组进行研究,缺少随机组合,无法证明实验组是否为较大群体的随机样本,同时任何因素都可能对原始群体起作用,所以因被试挑选带来的偏差将损害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从而影响了准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因此在内在效度上,真实验优于准实验设计。但由于准实验的环境自然而现实,它在外部效度上能够且应该优于真实验设计。因此,在考虑准实验研究的效度时应该对它的特点有清楚地认识,并注意确定实验组间的对等性,同时在逻辑上对可能有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加以论证,避开其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