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1、学习动机
2、教学模式
3、义务教育
4、发现学习
5、朱子读书法
6、进步主义教育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共50分)
7、简述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8、简述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9、简述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10、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论的基本原则。
11、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每题20分,共40分)
12、教学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举例论证。
13、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论述中国学生核心素质的构成要素。
四、案例分析
(每题15分,共30分)
14、教师不管后进生,轻视后进生,而后某后进生十分努力,最后排名班级第一。英语老师怀疑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去质疑他。(材料具体内容缺失)
自选角度结合教育原理进行分析。
15、材料1:教师问儿童:“雪融化了变成什么呢?”孩子说:&ld ……此处隐藏17363个字…… 治地位。这种活动性、经验性课程的范围很广,包括园艺、烹饪、缝纫、书写等形式。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②教材心理学化。杜威批判传统课程,认为它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教材中充斥着呆板且枯燥无味的内容,于是提出了教材心理学化。儿童获取的知识应当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教学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启示:
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理论提醒我们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
②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的。
③生活中随处存在可学习的东西,要拓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
2018年教育硕士入学考试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 2023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全真模拟试卷二答案及解析
-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6年重庆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0年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考(MPAcc)会计学真题及答案
- 2013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考英语(二)真题及答案
- 2015年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14年国际关系学院《翻译硕士日语》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翻译硕士汉语写作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