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西汉刘向之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有( )一书。
【正确答案】《七略》
2.“陶唐氏”是指三皇五帝中的( )。
【正确答案】尧
3.古希腊悲剧代表作家有( )、( )、( )。
【正确答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
4.上海简称“申”是因为古代它是( )的封地。
【正确答案】春申君黄歇
5.显学指儒学和( )。
【正确答案】墨学
6.清代儒林第一人是( )。
【正确答案】顾炎武
7.《西厢记》的故事源于( )。
【正确答案】《莺莺传》
8.反佛教代表人物有( )、( )、( )。
【正确答案】范缜;狄仁杰;韩愈
9.佛教四大名山中与普贤菩萨紧密相连的是( )。
【正确答案】峨眉山
10.唐代( )等人合编《五经正义》。
【正确答案】孔颖达
11.“鹅湖之会”是指朱熹和( )。
【正确答案】陆九渊
12.元朝把全国人民分为蒙古人、( )、( )、( )。
【正确答案】汉人;色目人;南人
13.“三礼”是指( )、( )、( )。
【正确答案】《仪礼》;《周礼》;《礼记》
14.唐杜佑所著的( )是“三通”之 ……此处隐藏11470个字…… 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全身反应法以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理论为依据,主张先理解后表达。通过动作指令学习语言,是全身反应法的一大特色。
32.文化适应假说
【正确答案】舒曼提出了文化适应假说,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作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作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的掌握程度。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文化适应假说强调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但并不能解释第二语言知识的内化过程和运用过程。
教案设计
33.要有对象、目标、重难点、步骤、时间分配。 A:你吃过北京烤鸭吗? B:吃过,吃过两次。 A:在哪里吃的? B:第一次是在全聚德,第二次是在学校附近的饭馆儿。 A:你还吃过其他什么菜吗? B:北京的风味菜和小吃差不多都吃过。 A:真的吗?真羡慕你!
【正确答案】教学对象:初级阶段混合班。 教学内容: 生词:北京烤鸭、两次、哪、饭馆儿、风味菜、小吃、吃、过、羡慕。 语言点:动态助词“过”的用法、数量补语。 课文:通过学习,能够复述课文。 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生词的正确读写。 正确掌握重点语法点,能够在恰当的语境下使用正确的词语组成句子。 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难点: 生词:哪、吃、过等。 语法点:动态助词“过”的正确用法。 课时:一课时,45分钟。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导入。(5分钟) (三)学习新课。(33分钟) (四)小结。(3分钟) (五)布置作业。(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