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共40分,每题5分。)
1、指标
2、统计分组
3、调查对象
4、次数分布
5、时点指标
6、必要样本容量
7、函数关系
8、长期趋势
二、简答题
(共32分,每题8分。)
9、简述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10、平均指标的特点是什么?
11、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1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
三、计算题
(共48分,每题12分。)
13、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情况资料如下:
&nbs ……此处隐藏10311个字…… 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
(2)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是统计学特有的方法,是指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都受各种社会规律或自然规律相互交错作用的影响。在现象总体中,个别单位往往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如果任选其中之一进行观察,其结果不足以代表总体的一般特征;只有观察全部或足够的单位并加以综合,影响个别单位的偶然因素才会相互抵消,现象的一般特征才能显示出来。大量观察的意义在于可使个体与总体之间在数量上的偏误相互抵消。
(3)统计描述法
统计描述是指对由实验或调查而得到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从中抽出有用的信息,用表格或图形把它表示出来。统计描述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它为统计推断、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统计描述通过对分散无序的原始资料的整理归纳,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模型法得到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揭露客观事实内在数量规律性,达到认识的目的。
(4)统计推断法
在一定置信度下,根据样本资料的特征,对总体的特征做出估计和预测的方法称为统计推断法。统计推断是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既可用于对总体参数的估计,也可用作对总体某些分布特征的假设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