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解释
1、指标
2、重点调查
3、强度相对数
4、相关关系
5、同度量因素
6、抽样误差
7、指数体系
8、统计分组
二、简答题
9、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10、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11、相对指标的作用是什么?
12、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13、简述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14、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三、计算题
15、在某地区抽取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如下:
……此处隐藏10143个字…… bsp;由价格变动引起的绝对数增长和相对数增长分别为:
∑p1q1-∑p0q1=150.8(元)
∑p1q1/∑p0q1-1=28.39%
四、论述题
17、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方法是“先综合,后对比”,首先需要将各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资料加总起来,然后通过对比得到相应的总指数。在编制综合指数时,首先必须根据指数化指标的性质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性质,然后再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一般而言,质量指标指数的指数化指标是P,其同度量因素是数量指标q,两者的乘积pq是一价值总量;数量指标指数的指数化指标则是q,其同度量因素是p,两者的乘积qp也是一价值总量,价值量指标加总后,经济意义是很明确的。
我国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方法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固定在基期水平上;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固定在报告期水平上。 18、在统计中,用来衡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称为权数,即权数具有权衡轻重的作用。在客观事实中,通常会遇到某组数据出现的次数较多,这样的数据对平均值的影响较大,而出现次数少的组对平均数的影响小,因此需要用权数来权衡不同数据对平均值的影响。
当每组数据出现的次数相同时,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