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百科知识
(50分)
一、选择题
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
1、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创作为主的作家是______。
A.巴金 B.艾青 C.郁达夫 D.朱自清
2、“中国旧式士子出而问世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斤黄酒,四季衣裳。”出自哪一位现代作家的作品?______
A.周作人 B.老舍 C.钱钟书 D.梁实秋
3、《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卷,全书包括______五大部分。
A.西周、表、书、世家和列传 B.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
C.本纪、表、春秋、世家和列传 D.西周、表、书、春秋和列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 ……此处隐藏28637个字…… 所未有的高度。世界各地的人通过互联网相互认识、相互认同、相互肯定,并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后达成共识。通过网络,我们掌握大量的信息,获得更多的知识,但很可能只是把偏见当作思想,把认知当作能力,把思维的懒惰当作真理的获得,把一个青蛙的井口当作全世界人的井口。
这不仅是一个埋头苦干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智慧的时代!
既然追求真理的道路永无尽头,既然真理总是相对而言的,那么要想用有限的认知去追寻无限的真理,就需要我们勇于打破固有的认知桎梏,勇于打破前人和自己的知识与思维体系。
吾生虽有涯,而知无涯,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唯愿吾辈终身学习,勇于打破认知的桎梏,以期无数个我的一小步汇聚成人类的一大步。
[解析] 本文是材料作文题,读懂材料是写作的前提。材料是关于希腊哲学大师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提出的洞穴之喻,读懂材料的深层寓意是准确审题的关键。要读懂材料就要懂得抓住关键语句,如材料结尾处提到, “他们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即便“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从这些关键语句可知,我们一直以来的认知很可能是影响我们了解真相、探索真知的障碍,这就是材料的核心内涵,也是考生要论证的中心。文章可以此为核心话题,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展开论述,尽量做到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2021年暨南大学翻译硕士汉语写作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