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1、书院
2、产婆术
3、骑士教育
4、附属内驱力
5、品德
6、诊断性评价
二、辨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
7、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主张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
8、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直接经验。
9、奥苏泊尔的意义学习和罗杰斯的意义学习本质相同。
三、简答题
(每题10分,共60分)
10、简述贯彻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1、简述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1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3、简述柏林大学的办学理念。
14、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15、结合学习动机理论,谈谈学习动机的培养及激发策略。
四、论述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6、论述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及改进策略。
17、论述魏晋玄学教育思潮的主要特点。
&n ……此处隐藏14155个字…… 学过程个别化,用自学辅导以及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的程序教学或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来代替班级授课制。
④利用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 17、玄学是兼融儒道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它在形式上复活了老庄思想,并以此诠释儒家经典。虽然玄学不是一种教育理论,但玄学家对现实社会和世俗教育的批评,包含着对理想教育的向往与追求,成为一种教育思潮。“自然”是其教育主张的灵魂,“自然主义”是其教育思潮的主要特征。
(1)以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为教育宗旨。首先,玄学家秉持自然无为观,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任其发展的。教育不可能改变人的自然本性,也不需要改变人的自然本性,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其次,他们从个体自然本性的正当性看,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本身便是合理的,根本不需要后天教育的改造。
(2)以“真性”“无为”为理想人格。玄学家们以自然为准则,对真性人格的追求,试图通过自然主义教育的超越性赋予传统理想人格新的精神内涵,以适应时代的思想需求。
(3)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玄学家的道德教育论可以从道德起源论及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法则等方面予以归纳。他们从本末的关系出发,认为就道德教育而言,“本”便是无欲无求,不是用功名激励人有为,而是让其回归无欲无求的自然本性。
2022年教育硕士入学考试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 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2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7年暨南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2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1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考英语(二)真题及答案
- 2014年宁波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0年南开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