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个案社会工作
2、社会政策
3、社区服务
4、方法论
5、问卷
6、个案研究
二、简答题
(每小题8分,共40分)
7、简述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原则。
8、简述社会政策制定的过程。
9、简述小组工作的程序。
10、举例说明不同测量层次的数学特征。
11、简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
(共24分)
小李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被安排到街道社会事务科工作。上班第一天,社会事务科王科长告诉小李,希望她先熟悉社区情况,特别是中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照顾情况,为今后开展工作打好基础。经过与社区老年人接触后,小李感觉到社区老年人境遇不容乐观。特别是当她看到社区有些老人病危时,就会联想自己将来也要经历这一切,因而感到痛苦;有时甚至害怕个案辅导还没有做完,老人就会与世长辞。这样的情形经常会给小李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常常使她感到自责或力不从心。工作一段时间后,小李认为,老年人体弱多病,改善的机会不大,因此,在制订一些活动计划时,透露出保守和消极的一面。再加上事情多,工作压力大,小李慢慢地对老人表现出不耐烦和不满的情绪,对于这样的情绪她自己并没有发现。 ……此处隐藏31182个字…… 在收集资料阶段包括运用具体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初步编整。资料收集是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经常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因选择的研究方式而定,资料的初步编整则是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编码或归类。
③资料分析阶段
在资料分析阶段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有: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进行描述和总体推断,检验理论假设,提出新问题,撰写调查报告等。
规范的社会研究报告的撰写往往有比较固定的格式,撰写过程一般有确立主题、拟定提纲、选择资料、撰写报告等几个步骤。规范的研究报告写作格式,一般要首先给出研究的摘要,简要交待本研究报告的内容和主要运用的研究方式,明确告诉读者本研究的重要发现、结论。导言要求说明研究的问题和意义,包括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何研究背景、动机,问题是怎样界定的,对这一问题前人有什么重要的研究(即文献回顾或评论),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上或实践上有何重要意义。研究设计部分则需要阐释研究的概念、变量、假设以及基本的理论框架,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式和具体的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部分则要求将从研究资料分析中所获得的发现,以尽量简明的方式陈述出来,分析它是否验证了研究假设,或者从研究资料的概括可以推断出何种理论命题。讨论部分则需要阐述研究发现或研究结果的意义,讨论本研究可能引发的进一步的研究课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参考文献则是列出本研究所参考或涉及到的前人研究资料的目录。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及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 2012年 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7年湖南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考(MPAcc)会计学真题及答案
- 2016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日语》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15年武汉大学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14年青岛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2年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