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______。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管理
2、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确立的标志是______。
A.《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B.《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出版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出版
D.《大教学论》的出版
3、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若干组织联合发布的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文件是______。
A.《教师培训制度》 B.《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学会生存》
4、根据个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确定目的的观点称为______。
A.社会本位论 B.神学目的论
C.个人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 ……此处隐藏27558个字…… p;74、挫折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挫折表现,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战胜挫折。
首先,教会学生正确地看待挫折。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认识和对待它。能面对挫折不灰心、不后退,敢于向挫折挑战,就能把挫折作为前进的阶梯、成功的起点。
其次,帮助学生改善挫折情境。一种方法是帮助学生预防挫折的发生,即让学生对一件事情的成功或失败做出正确的评价。另一种办法是暂时离开挫折情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或改变环境气氛,给受挫折的学生以同情、支持和温暖。
再次,教会学生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总结失败和挫折中的教训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找出失败的原因,发现自己的弱点,力争改进。另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第四,调节学生的抱负水平。抱负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使个体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又不至于受到挫折,就要提出适合个体能力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
最后,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挫折的承受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挫折表现,采用种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如此才能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2014年辽宁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