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分析题
1、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专业自主性的培育和养成更加迫切。某市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发现,有些基层社会工作者面临工作任务繁重、服务对象困境多重、工作成效不明显,容易出现倦怠感强、成就感弱、离职意愿高等问题,影响了部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有效运行。针对上述问题,该指导中心建议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要重视员工激励,提高员工积极性,保持队伍稳定,有效实现机构的组织发展目标。
要求:
参考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框架,制订一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员工激励计划。
某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是开展“两企三新”党建和园区治理工作的重要平台。该园区外来务工人员多,管理难度大;员工流动性高,对园区归属感低;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劳动纠纷时有发生,园区治理面临新挑战。针对上述情况,该中心的社会工作者把园区视为一个“工作社区”,以共赢取向为工作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相关部门、企业家和员工等多主体协作,基于园区摸底、企业走访和员工调查,开展了社会工作服务。
一方面,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一是通过个别拜访、举办茶话会、企业党支部联建共建等方式,增强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意识,推动创建员工关爱公益基金。二是倡导企业吸纳技能熟练、经验丰富的员工参与管理,围绕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条件改善、生产安全防护,工作纪律维护、工作绩效评估、员工培训与激励,以及财务计划、产品开发与营销、管理者评价等方面参与讨论与决策。
另一方面,关爱服务员工,组织员工参与园区治理。一是推动关爱互助。借助公益基金加强对困难员 ……此处隐藏15951个字…… 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
(2)优势视角理论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社会工作者不是孤立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是看到服务对象的内在潜力和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境中帮助服务对象寻找希望并将希望转化为行动,最终走出困境。 10、(1)增强权能理论:在增强权能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而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他们视助人过程为分享权能的过程,因为通过分享可以使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权能。权能不是由他人授予的,而是在人们的积极互动过程中不断生长出来的。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中,如果存在权威,只能降低服务对象的权能。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真正做到与服务对象对话,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真实的经历。在针对团体开展增强权能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鼓励团体成员建立协同关系,形成团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在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多元的,但最基本的角色是服务对象的伙伴。
(2)优势视角理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专业关系必须是真正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因为真正的优势蕴含于我们的服务对象之中。如果社会工作者不是平等地与服务对象合作,那么其服务至少不能称为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与服务对象合作,可以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专业人士虽然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服务对象优势资源的最佳发掘者和欣赏者。在特定的情境下,只有服务对象自己才最了解他们自己的优势资源和能力,而专业工作者更倾向于用官方知识和专业标准来衡量服务对象的情境。然而,这些官方知识和标准通常会远离服务对象的个人情境。因此,社会工作者最佳的选择就是与服务对象合作。良好的合作可以让我们避免助人过程中的若干政治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