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作者是______
A.华生
B.孟德尔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2、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是______
A.焦虑
B.情绪的发展
C.性格
D.性的发展
3、为心理发展提供生物前提的是______
A.遗传
B.基因
C.性格
D.父母
4、对心理发展动力的看法,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是______
A.桑代克
B.联想主义心理学
&nb ……此处隐藏9459个字…… ,他们就能体验到自己的能力;
(5)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如果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他们就能形成忠诚的品质;
(6)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如果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能体验到爱情的力量;
(7)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繁殖感对停滞感,如果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能体验到关怀的作用;
(8)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如果危机能得到积极解决,就能体验到智慧的实现。 46、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建立的。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不回避人的行为的内部原因,重视符号、替代、自我调节、自我效能感所起的作用。因此,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被称为认知行为主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框架,把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发展。他强调观察学习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学习现象,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观察学习的规律,对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