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答案窝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卷大全 > 学历类 > 自学考试

2023年10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类型:全真试卷  解析:有解析  年份:2023  ★收藏  ✚纠错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有关条件,指的是_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问卷法

 

2、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人的一生可分为______。

    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七个阶段

    D.八个阶段

 

3、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提出该观点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A.华生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弗洛伊德

 

……此处隐藏11214个字…… ,遗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遗传只提供个体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性,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遗传是差不多的,其心理发展之所以有差异,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在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因此,在遗传与环境关系问题上,绝不能不分主次地加以并列、折中、调和,从而在理论上陷入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在实践上带来危害。     46、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有:

    (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2)影响人们在困难任务前的态度;

    (3)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及习得行为的表现;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培养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有:

    (1)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则否;

    (2)替代性经验,与自己相当的示范者成功时,会增加其自我效能感,反之则否;

    (3)言语说服,通过说服或自我指导可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4)情绪和生理状态,积极和稳定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Tags: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相关试卷
关于我们 | 用户指南 | 版权声明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积分商城 | 答案求助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4 www.daanw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