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文化教育学
2、教育信息化
3、活动课程
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5、《巴特勒法案》
6、稷下学宫
7、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简答题
8、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和师道观。
9、简述改造主义的教育观点。
10、简述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11、试描述教育实验研究的9种设计格式,并用符号表示。
三、论述题
12、论述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
13、论述罗杰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14、论述“教师是研究者”的观点。
四、材料分析题
15、材料:
(五)关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强调构建多元化、发展性 ……此处隐藏21934个字…… ; ①从侧重评价的选拔性功能转向选拔性、发展性与激励性功能相结合。强调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和激励性功能,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可持续发展。
②从侧重终结性评价转向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不是为了揭示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展示个性、追求卓越、谋求发展。评价的实质是“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
③从侧重量化评价转向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方法较好地弥补了量化评价方法的不足,是对量化评价方法的一种反思、批判和革新。从根本上讲,质性评价方法是为了更逼真地反映教育现实。
④从侧重一元性评价转向多元化评价。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可以评价课程和教师教学,教师可以互评教学以及课程,家长也可以评价学校教学与课程,展现出教育治理的新局面。
⑤从侧重学生的智育评价转向“五育”并举的评价。当下,我们正加强关于学生“五育”并举的评价,让综合性的评价观引导学校教育抓“五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教学评价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并且朝着综合性、多元性和发展性方向发展,是辩证多样的综合过程。
(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答案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