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50分。)
1.事件观察法
事件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考点] 本题考查事件观察法的定义。
2.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法也称社交测量或社会测量,它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解释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
3.瑞文推理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RPM)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编制的一种非言语的图形智力测验。由于瑞文推理测验完全是图形测验,较少受到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各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考点] 本题考查瑞文推理测验的定义。
4.依恋
依恋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及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考点] 本题考查依恋的定义。
5.抓握反射
抓握反射又称之为握持反射。将手指或笔杆触及婴儿手心时,婴儿马上将其握紧不放,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婴儿的体重,如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可停留几秒钟。是新生儿生来就有的无条件反射,这种反射在第1个月增强,随后逐渐减弱,到3~4个月时消失,被随意的抓握代替。
[考点] 本题考查抓握反射的定义。
6.视崖实验
吉布森和沃克设计了视崖实验用以测试 ……此处隐藏30979个字…… 家研究人们可能助人的条件,例如当人们对他人产生移情时的行为,同时也研究人们可能不助人的条件,例如当他们经历责任分散时的逃避。人们有纯粹、无私的助人动机,当他们产生移情时就会去帮助别人。对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家对积极心理学产生兴趣的一个极佳的例子,是对人们的长处和优点的研究。
[考点] 本题考查增加助人行为的方法。
27.依据心理学研究的相关知识设计一项有关自我控制能力与个体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表现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题目,问题提出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1)研究主题:自我控制能力对个体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表现的影响。
(2)研究假设:自我控制能力更高的个体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表现更好。
(3)研究设计:
①自变量: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高,中,低)
②因变量:同伴关系的数量、质量和学业成绩表现
③额外变量:年龄、性别、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等。
(4)被试:招募120名高一学生参加实验,男女各半,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当。
(5)实验程序:在2023年要求被试填写大五人格问卷,完成韦氏智力测验后,填写自我控制问卷,根据被试的问卷得分分成自我控制能力高、自我控制能力中和自我控制能力低三组。然后要求被试报告其同伴关系的数量和对其同伴关系的评价,通过青少年的家长和学校获得其当下的学业成绩。接下来为期1年内,每隔3个月测一次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数量及其评价和学业成绩。
(6)预期结果:自我控制能力更高的青少年在接下来一年中的同伴关系质量更高,学业成绩更好。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