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60分。)
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根据班杜拉的思想,自我效能感是从成功经验中获得的关于自己能力的概念,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直接的成功经验、间接的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醒水平。
2.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是指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此常数会随着被测量的感觉系统的不同而变化,公式表示为:ΔI/I=K,ΔI是差别阈限(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I是原刺激量(标准刺激的强度),K是一个常数。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3.表情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它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组成的模式,面部表情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姿态表情是指面部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语调表情是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达的,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快。
4.心理测验的效度
心理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在测量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系列测量中,与测量目的无关的真实变异与总变异的比率,即由所测量的特性所造成的变异所占的比例。
5.LAD
……此处隐藏27038个字…… 信念的基本模式。它是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种无形力量,是影响组织气氛和士气的重要因素。(1)组织文化的结构
①共同设想:属于组织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组织成员思考和行动赖以产生的基本前提和假设,它们常常会以无意识的方式对人们产生不容置疑的影响;
②信念:代表着人们对于现实的认知和领悟;
③价值观:是指比较稳定和持久的态度,它有助于人们对各种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
(2)组织文化的培育方法
组织文化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采取不同的方式经常向全体组织成员灌输组织的价值观。这种灌输应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具体的方式主要有故事、仪式、物质象征和语言等。
①故事:在许多组织中都流传着各种故事。例如,组织创始人的奋斗历史,创业者的艰辛,等等。这些故事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着组织的价值观,体现着企业的经营观念和经营哲学。通过这些故事的流传,会潜移默化地培育组织成员认同组织的价值观,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组织活力。
②仪式:是一种重复进行的活动,目的在于显示组织最重要的价值观、最重要的目标、最重要的人物和最值得投入的事业。学校每年的开学典礼就是向新生灌输学校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企业每年一度的表彰会也同样体现企业的经营观念。
③物质象征:企业组织的设备、厂容厂貌、环境绿化、文化设施等都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经营哲学。这些表现于外的物质形态的东西就是组织文化的物质象征。
④语言:许多组织都使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辨认某人是否属于这种文化。通过学习这种语言,不仅表示组织成员接受这种文化,而且也有助于维护和保持这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