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科知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通常说的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______、______。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名句出自______的作品。
A.李白 B.辛弃疾 C.苏轼 D.李清照
3、______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A.米芾 B.颜真卿 C.柳公权 D.王羲之
4、“变脸”是______的绝活。
A.京剧 B.昆剧 C.川剧 D.豫剧
5、马头琴是我国______的民族乐器。
A.哈萨克族 &nbs ……此处隐藏14764个字…… 扶一把老人,一旦成了被告,可能得承担责任;一把不扶,又在道义上过不去。老人摔倒在地,众人围观却无人敢上前搭救,这是“彭宇案”效应发酵到极端的表现。
司法的主要功能既不是创制新规,也不是规范道德,而是在时代不断变换前进中,界定公民权利保障的界限。尽管法官没有鼓励人做好事的义务,但也不能做一个削弱是非观的“和事佬”。不惜违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在事实和法律面前将对错“和稀泥”,如此司法判决本身就是对法律公正性的巨大伤害。
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推崇的美德。“彭宇案”并不能改变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观,但如此任由低级的司法判决蔓延下去,必然会助长更多的人“见死不救”。
扶不起的老太,俨然已是今天我们社会的一道伤疤。消除这道伤疤,需要司法积极地向社会输送“道德的血液”,用法律公正的力量扶起“摔倒的道德”。通过严格司法判定,保障做好事者不需自证清白,让“碰瓷”者受到应有惩罚。如此,冷漠才能不再有借口,热心相助者才会获得更多支持的力量,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才能得以不断发扬。
[解析] 作者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阐述如何扶起摔倒的道德,话题切人点恰到好处,全文言词恳切,语言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