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
2、教育目的
3、陶行知
4、洋务学堂
5、同伴关系
6、皮亚杰
二、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40分)
7、简述教育心理学。
8、简述苏格拉底法。
9、简述教育学。
10、简述攻击行为。
三、论述题
(每小题20分,共80分)
11、论述常见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2、论述教育活动三要素。
13、述评蔡元培的北大改革。
14、论述杜威“学校即社会”的含义及意义。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的总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包含“为谁培养人&rdquo ……此处隐藏11696个字…… 。蔡元培采取了以下措施:a.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b.沟通文理,废科设系;c.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3)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教育启示。
①大学应当把研究学问作为第一要义。大学不是灌输知识的场所,教师与学生都应当热爱学问,培养自己的学者风范。
②大学应以引领社会、服务社会为职责,担起带领社会风气的责任。
③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大学教育要以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宗旨。大学教育要帮助学生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同时也兼顾学生的技能和道德的教育。
④大学的管理者、办学者,应当好好审视大学的意义、角色,做好正确的定位,只有把握好大学应有的特点、应做的事,才能真正把教育办好,把学校办活。 14、(1)含义: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明确提出应把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把学校创造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社会。为了落实“学校即社会”的思想,杜威提出了代表社会生活的活动课程和“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
(2)意义: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教人成才,也要教人成人,将学校看作小型社会,主张在学校里培养学生在社会上实用的生活技能,他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更新了人们对于学校教育的看法,拓展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