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第1题、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
A.枕叶
B.颞叶
C.顶叶
D.额叶
参考答案:A
第2题、下列对大脑两半球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大脑两半球具有不同功能
B.大脑两半球分布具有单侧优势
C.右半球不参与语言功能
D.左半球具有运算和逻辑推理
参考答案:C
第3题、有预定目的无需意识参与的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随意前注意
参考答案:C
第4题、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内部不稳定的是(),
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
参考答案:C
第5题、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几个单位作为样本的是()。
A.系统随机取样法―
B.简单随机取样法―
C.分层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参考答案:B
第6题、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中,并通过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是()。
A.实验观察
B.直接观察
C.内部观察
D.参与观察
参考答案:D
第7题、被试内设计的核心特点()。
A.随机选择被试
……此处隐藏16098个字…… 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 (3)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该理论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即成熟与学习,并认为成熟更为重要。格赛尔认为,几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按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所决定的。 在关于婴儿动作的研究方面,他曾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他选取了一对双生子T和C参加实验,他安排T从出生后的第48周起每口进行10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C不作爬梯训练,从53周起C开始爬梯训练,每口10分钟。结果发现,C只接受了2周的训练,在爬梯的各种动作指标上就达到了T的水平。他由此得出结论,在儿童尚不成热时,学习的效用很小,只有当儿童内在的条件准备好后,学习才能起作用。 (4)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在关于个休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作用的问题上,朱智贤一直认为,不论遗传还是生理成熟,都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它只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而且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二)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朱智贤认为,心理发展的内因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问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则是促进这个内部矛盾产生和不断运动的条件。朱智贤认为,心理的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那些外因决定的。 (三)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关于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朱智贤表述如下:教育→领会(掌握知识和经验)→发展。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朱智贤认为,向儿童提出的教育上的要求应该既高于个体的原有水平,又是经过他们努力后能够达到的,这种要求最能促进个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