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1、全面发展教育
2、教师专业自我
3、教学相长
4、智者
5、陈述性知识
6、角色同一性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7、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8、简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9、简述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思路,并举例说明如何为学习活动搭建支架。
10、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关于道德行为研究的三个经典实验。
三、材料分析题
(20分)
11、阅读材料:“现代性教育试图用规训的技术、规训的道德、规训的知识为人们装备上最具有生产力的功能,教给人们获得各种利益的手段,但这些手段是无法燃起生命和精神之火的,只能像石头一样,砌成为身体之间的墙。这墙无法为身体和精神展开一条可能性之路,仅仅是禁锢生命,阻隔爱。没有了爱,教育也就不再成为教化。规训的教育虽然教给人们获取各种实在利益的手段,但却把生命捆绑在铁笼里,把灵魂囚禁在洞穴里,它剪断了生命和精神自由飞升的翅膀,无法为生活指引可能性的超越之路......”
结合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分析上面一段话所揭示的教育问题。
四、 ……此处隐藏13648个字…… /> 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智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中。因此,教育者要探索二者相互转化的过程与条件,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 14、(1)元认知。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监视和指导着认知活动的进行,负责评估学习中的问题,确定用什么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评价所选策略的效果,并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就是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知识过程的能力。
(2)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它能够根据学习情境中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调控。
(3)元认知与学习策略的关系。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的模式,学习策略涉及信息流程中所有环节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如注意、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等过程,以及对它们的计划、监视和调节等控制过程。其中,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是直接对信息进行加工,属于认知策略;对信息加工的控制过程则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属于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察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执行过程是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的,而学习策略作为元认知知识的一部分是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
2019年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新疆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 2015年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2年 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6年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联考(MF)金融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201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日语》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12年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3年中山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2年西南大学翻译硕士英语学位MTI考试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