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制度
2、教育目的
3、孔子
4、有效教学
5、蔡元培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40分)
7、简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8、简述教育心理学。
9、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
10、简述欧洲新教育运动。
三、论述题
(每小题20分,共80分)
11、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12、什么是教育?试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3、试述杜威的“社会即学校”的含义及意义。
14、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机构系统又包括两部分: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教育制度具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2、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的总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此处隐藏12425个字…… 教育理论的核心。a.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b.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c.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a.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b.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③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a.要求“在劳力上劳心”;b.“行是知之始”;c.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d.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即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
(3)启示。
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提醒我们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
②要有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的,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③生活中随处存在可学习的东西,要拓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把握生活中的学习机会。
④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