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文中所说“礼”的含义是______。
A.生活礼节
B.国家政权
C.风俗习惯
D.政治制度
2、《史记》记载:“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这反映西汉统治者的主要意图是______。
A.加强皇帝专制统治
B.维护“家天下”统治
C.鼓励百姓建功立业
D.加强对地方政权控制
3、在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制度是______。
A.世官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nbs ……此处隐藏34794个字…… 区得到有效开发,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设计意图】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形式,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相关知识,实现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时,能够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合理地进行分组,对学生的讨论加以指导,提升小组讨论活动的质量。
三、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晋政权的兴亡历程和南朝政治的主要特点,知道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具体表现。那么,江南地区在后面的历史时期里会继续发展吗?江南地区的发展同我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的变动有何关系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进行了解。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简单回顾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埋下伏笔,可以激发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四、作业布置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课堂练习试题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下结合所学内容,独立完成练习试题。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要求学生解答练习试题的形式,可以检测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效果,找出学生掌握薄弱的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