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课程
3、班级授课制
4、说理法
5、新教育运动
6、稷下学宫
二、简答题
7、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8、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9、简述卢梭自然教育理论中“自然人”的主要特征。
10、简述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主要内容。
11、简述京师同文馆。
12、简述私学兴起的意义。
三、论述题
13、试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4、结合教育理论,论述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
15、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分析小菲不做家务的原因。
16、试述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指导思想及具体措施。
17、试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思想。
……此处隐藏21299个字…… mdash;“学校即社会”。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地改造。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教学的中心原则——“做中学”。
2.影响:(1)在教育目的上,应尊重儿童天性,培养有个性的人。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漠视儿童生长差异性,没有针对不同个性的儿童制定不同培养目标和进行多样的教育活动。杜威认为教育应该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和发展个体差异,帮助儿童充分开发内在的潜力并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
(2)在教育内容上,课程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为内容。在新课程改革以前,我国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儿童对知识的内化吸收与应用。杜威的教育本质观体现课程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为内容。只有这样,课程才能促进学生的生长与发展。
(3)在教育方法上,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过程。杜威认为,儿童天生爱好活动,教育必须尊重和利用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实践。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贴近儿童的生活,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教导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