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1、双轨制
2、实验锻炼法
3、下位学习
4、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
5、精细加工策略
6、教育无目的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7、简述教学过程几种关系。
8、简述颜之推儿童教育思想
9、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10、简述永恒主义思潮
三、论述题
(每题20分,共60分)
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
12、加涅的学习过程阶段以及信息加工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13、陈鹤琴教育思想启示及其现实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
(共20分)
14、国际竞争加剧,以经济竞争为主体,世界各国致力于把培养公民核心素养放在重要地位。现代公民应该具有哪些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谈谈你对世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新形式的认识。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17—19世纪的西欧国家因为有特权传统而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学制是一种不平等的学制,如今双轨学制在向单轨 ……此处隐藏18839个字…… ②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③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2)世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尽管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①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意删除陈旧内容,增添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内容,为适应当代科学综合化趋势加强的需要,许多国家开设了综合性课程。
②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把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原理等基本结构教授给学生,保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重视能力的培养。为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当代各发达国家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都把培养学生研究、探讨和创造态度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原则。
④重视个别差异。各国的课程设置都有较大的弹性,既有共同形式和内容,也有个别化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