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古曲《十面埋伏》是由下列哪件乐器演奏的?( )
(A)琵琶
(B)古筝
(C)二胡
(D)琴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十面埋伏》是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该作品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了刘邦、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
2.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出自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
(A)何占豪
(B)华彦钧
(C)杨荫浏
(D)冼星海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视唱谱例旋律可知,该旋律片段出自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该乐曲采用江苏民间音乐材料创作而成,细致地表现了饱尝生活艰辛的社会底层民众悲怆的心情和倔强的性格。
3.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出自哪首歌曲?( )
(A)《党啊,亲爱的妈妈》
(B)《我和我的祖国》
(C)《祖国,慈祥的母亲》
(D)《唱支山 ……此处隐藏26799个字…… (7)平行三度分声部练习:方法同(6)。 2.分声部练习乐曲。 (1)两组学生,一组练习第一声部,一组练习第二声部。 (2)练习10分钟后再两声部互换,继续练习。 练习提示:a.演奏时注意换气与分句。 b.吐音保持足够的时值,清晰有力。 3.介绍《丝路花雨》的创作背景。 4.欣赏舞剧《丝路花雨》片段。
【正确答案】(1)该课例违背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音乐教学应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核心,带领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同时,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课例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只是通过竖笛基本功练习和声部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竖笛演奏,时间较长且训练方式较为单一,既不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该课例教学活动单一。音乐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课例中,教师只让学生练习基本功,形式单一,实践活动不够丰富,不利于学生学习。 (3)该课例教学目标未达成。教学目标要求“能熟练地用竖笛合奏《丝路花雨》片段”。课例中,学生只有音阶和分声部的练习,并未合奏。 改进建议: (1)建议在教学中先带领学生聆听《丝路花雨》,感知音乐特点,之后再介绍相关的音乐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建议教学活动设置丰富一些,如教师的示范、旋律的学唱、学习正确的换气方法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建议在分声部练习之后,让学生完整合奏,并将学生的合奏与竖笛版合奏的《丝路花雨》音频进行对比,分析优缺点,提高合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