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产婆术
2、虚拟教学
3、教师专业发展
4、教育方针
5、练习的高原时期
6、学校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40分。
7、简述《费里法案》。
8、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思想。
9、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0、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
三、论述题
每小题20分,共80分。
11、论述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2、分析论述“讲授法会造成机械性学习”的观点。
13、论述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14、论述1922年“新学制”。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局限: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2、虚拟教学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教学过程做成动画的形式,但是比动画多了更多的互动性和真实性,可以达到完全模拟的程度。 3、教师专业性发展指的是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 ……此处隐藏15924个字…… 年限,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进行专门教育和科学研究。
⑤建立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兼顾升学与就业。
⑥改革师范教育制度,设师范大学,并在大学设教育科。突破了师范教育自成系统的框架,使师范教育种类增多、程度提高、设置灵活。
(5)“新学制”的评价。
①优点:体现在上述“特点”中。
②缺点:在移植美国综合中学学制上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实际
③比起前两部学制,有很大进步。表现在:a.指导思想上,注重教育和社会的联系,强调发展儿童个性,有民主气息和科学精神;b.整体结构上缩短了小学年限,延长了中学年限,中学分为两段。有利于普及初等教育,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c.注重学制的弹性和多样性,以适应国情需要。
(6)历史意义。
①1922年“新学制”在学年分段形式、各阶段年限、中等教育模式等方面采用了美国当时还处于探索试验中的“六三三”学制,是中国近代学制改革由日本向美国寻求借鉴的标志。
②虽然说还带有一定程度的模仿痕迹,但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
③“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④“六三三”学制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是中国教育学制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