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某教师在讲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联系社会交通规则,以“低头族”如何预防车祸为主题组织课堂活动,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这体现的教学理念______。
A.评价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发展 B.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方法生活化
C.丰富的精神世界是课程的基础 D.科学设计主题活动,课堂以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
2、余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将乡村实践与有关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将感动中国故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取得不错的效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①运用社会大课堂替代道德与法治小课堂
②将价值观念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
③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课外课程资源
④只有从时政热点出发,才能保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此处隐藏40071个字…… > 教师总结: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也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求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不同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面对挫折应增强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人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开展关于战胜挫折的知识竞赛,请学生列举、分享有关的名人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名人故事,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面对挫折的态度以及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课下参观历史名人博物馆和纪念馆,了解更多有关战胜挫折的故事,下节课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课后让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帮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外活动,锻炼社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