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第1题、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常用于水体杀菌消毒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推广使用煤的液化技术,能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D.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参考答案:D
第2题、室温下,某弱酸HA的,则其0.10mol·溶液的pH约为( )。
A.3.00
B.4.00
C.5.00
D.6.00
参考答案:D
第3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B.的电子式:
C.的结构示意图: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C
第4题、已知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g 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B.1mol 被还原为时得到的电子数为6
C.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
D.1L 0.1mol·磷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1
参考答案:D
第5题、下列实验现象所涉及的主要原理相同的是( )。
A.氯化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提纯
……此处隐藏20141个字…… 去“O”而得到“Fe”? 【学生回答】一般采用C、CO、。 【教师补充】考虑到原料来源、经济效益等原因,我们一般采用C、CO。 【教师讲解】实验之前,首先观察氧化铁的外观。 【学生观察】颜色:红棕色。状态:固体粉末,不能被磁铁吸起。 【多媒体展示】展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同桌交流】①实验开始时,先给药品加热还是先通入CO?②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还是先停止加热?③尾气应该怎么处理?尝试分析原因。 【学生回答】①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给药品加热,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防CO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②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目的是防止铁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同时还可以防止石灰水倒吸;③尾气点燃或用气球收集再利用,目的是防止污染空气。 【教师提问】具体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师生总结】①组装验密;②装入药品;③通CO气体;④点灯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冷却停气。 2.反应现象及产物判断 【多媒体展示】请学生观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视频。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小组讨论】总结实验现象、判断反应产物并分析实验原理。 【学生回答】①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出现蓝色火焰;反应后的黑色粉末能够被磁铁吸引,向其中加入盐酸后,有气泡产生。②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铁;③。 【教师讲解】我们把这种使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作金属的冶炼。 环节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展示】展示高炉炼铁的图片,让学生回答高炉炼铁的主要流程及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钢铁的冶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