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第1题、教师准备选择一篇语言“如话家常”“平淡自然”的散文,指导学生品味散文语言。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
A.朱自清《春》
B.茅盾《白杨礼赞》
C.汪曾祺《昆明的雨》
D.鲁迅《藤野先生》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A项,散文《春》语言诗化,修辞多样,节奏明快,情感充沛,抒情意味浓厚,极具感染力。B项,散文《白杨礼赞》语言凝练,文笔婉曲,寓意深厚,情感激越。C项,散文《昆明的雨》融合典雅文言词语与质朴口语词句,拾取生活中的琐屑事物,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别具平淡自然之美。D项,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语言简练,于反语中见真情,于幽默中寓辛酸,感情色彩浓厚。A、B、D三项作品均与题干要求不符,C项作品符合题干要求。
第2题、学习中国古代诗词,教师要求学生整理借明月思乡怀人的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
A.露从今夜自,月是故乡明(杜雨《月夜忆舍弟》)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A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借故乡 ……此处隐藏37940个字…… 格: 2.三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①多媒体直观展示石兽落入河中的四种情景;学生结合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其原理。 ②学生归纳,教师指导,共同补填表格。 补填表格:
3.默读课文,回顾上一环节问题,概括总结中心主旨。 上一环节问题: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在之前回答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修饰语,保证学生的回答在内容充实的基础上,做到有效、精练。 概括总结:本篇课文通过对三类人物的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的讲述,揭示了对于未知的自然现象,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根据个人的一知半解做出判断的道理。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学生谈本课学习感悟。 2.延伸:学生小组讨论课后“思考探究”第2题,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下次课堂交流。 (五)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1.背诵全文。 2.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不少于300字;体现出对课文所反映出的道理的分析及对生活学习的思考。
2018年下半年初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生物真题及答案
-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 2019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 2018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2014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 2014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2014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题及答案